广西不懂债务纠纷调解的专业性你的欠款永远解决不了

 文章资讯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3 12:39:06

image

上周遇到一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,握着一张150万的对账单坐在我办公室里哭:“对方说账户里只剩20万,我告他吧,怕他破产连20万都拿不到;不告吧,我月底要付工人工资,仓库里的建材还等着进货。”我问他:“你知道对方最近在竞标某小区的装修工程吗?要求投标人无未了结的民事纠纷。”他抬头愣了愣:“我怎么没查到?”我打开“企查查”翻出对方的招标公示——就在三天前,对方刚提交了投标文件,项目总金额200万。“这就是你的调解筹码。”我指着屏幕说。

很多人处理债务纠纷时,总盯着“对方欠我钱”的事实死磕,却没意识到:调解的核心不是“要回钱”,而是“用你的诉求交换对方的‘刚需痛点’”。就像这个建材老板的客户,他的刚需是拿到那笔200万的装修项目,痛点是“一旦被起诉,就会失去投标资格”。你不需要骂他“没信用”,只需要把“起诉会导致他丢标”的后果摆出来——丢200万的项目,比还150万的货款损失大得多,他自然会主动找你谈。

怎么找到对方的痛点?不用找侦探,用公开工具就能查:企业的话,去“企查查”“天眼查”看三个关键信息——司法涉诉记录(有没有正在进行的官司)、经营异常信息(有没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)、招标/中标信息(最近有没有要拿的项目);个人的话,看他的工作性质——公务员怕影响晋升,个体户怕影响生意,上班族怕被限制消费(比如没法坐高铁、飞机)。我有个朋友催一笔个人欠款,对方是房产中介,怕被限制高消费没法带客户看高端楼盘,朋友就说:“如果我申请执行,你连跨市带客户都不行,不如每月还5000,我撤执行申请。”对方当天就转了个月的钱。

找到痛点后,别急着狮子大开口,用“阶梯式诉求”代替“一口价”,让对方觉得“有谈判空间”。比如你要催100万本金+10万利息,不要直接说“必须还110万”,而是分三个层次:
- 诉求(更优方案):110万一次性还清,你给对方出一份“债务结清证明”(帮他消除征信隐患);
- 第二诉求(折中方案):105万分3个月还,每月35万,逾期加每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(比合同约定的逾期利息低一点,让他觉得“划算”);
- 第三诉求(底线方案):100万本金分6个月还,每月16.7万,加每月0.8%的利息(覆盖你的资金成本,同时让他能周转)。

每个诉求都要有明确依据——比如利息是按LPR的1.5倍算的,违约金是合同里写清楚的,这样对方不会觉得你在乱要价,反而会认真权衡。我之前帮一个电子厂催80万货款,对方说“只能还50万”,我拿出合同里的“逾期利息条款”(每日万分之三),算出来逾期3个月的利息是7.2万,然后给出三个方案:“一次性还80万,利息全免;分4个月还,每月20万加1%月息(共3.2万);分6个月还,每月13.3万加1.2%月息(共5.76万)。”对方算了算,选了第二个方案——一次性拿不出80万,但分4个月还20万压力不大,而且利息比逾期利息少。

调解时最忌“情绪对抗”——你骂对方“没信用”,对方就会反骂你“逼太紧”,最后闹到法庭两败俱伤。把“情绪”换成“责任划分”,让对方觉得“我们是一起解决问题,不是我要坑你”。比如对方说“我没钱”,你不要急着反驳,而是说:“我知道你现在资金紧,咱们得把责任分清楚——你逾期3个月,按合同第5条,我可以申请财产保全,这样你的账户会被冻,你最近要付的员工工资、供应商货款都没法转;但如果咱们商量个分期方案,我撤保全,你每月还XX,这样你能正常进货,我也能拿到钱,不是更好吗?”

我有个做家具的客户,催一笔60万的货款,对方老板一开始拍桌子说“没钱,随便你告”,我让客户换了套话术:“李总,我查了你们最近在进原材料,供应商要先款后货,如果你的账户被冻了,原材料进不来,生产线就得停,工人要发工资,客户要催货,你比我更急吧?不如你先还20万,剩下的分5个月还,每月8万,我给你写个‘暂停保全申请’,这样你能正常进货。”对方老板沉默了五分钟,说:“行,我明天让财务转20万。”

还有个关键:用“书面证据链”压服对方,不然对方会抵赖。比如你说“你欠我100万”,对方说“我没欠那么多”,你要是拿不出证据,就没法反驳。怎么整理证据链?按“发生—确认—催款”的时间线来:
1. 合同:证明你们有交易关系(要找对方盖了章的原件);
2. 发货单/收货单:证明你履行了义务(要有对方员工的签字或仓库章);
3. 对账单:证明对方确认了欠款金额(要有对方财务的盖章或老板的微信确认);
4. 催款记录:微信/短信/邮件都可以,证明你一直在催款(没超过3年诉讼时效)。

每一份证据都要能对应——比如合同里的“交货日期”是3月1日,发货单的“签字日期”是3月2日,对账单的“确认日期”是3月15日,催款短信的“发送日期”是4月1日,形成一个闭环,对方想抵赖都没机会。我之前帮一个服装店催30万货款,对方说“我没收到那么多货”,我让服装店老板把发货单拿出来——每一张都有对方店员的签字,还有微信里对方老板说“这批货收到了,质量不错”的记录,再加上盖了对方财务章的对账单。对方老板看了之后,再也没提“没收到货”,反而说:“我最近资金紧,能不能分6个月还?”

签调解协议时,一定要加“防反悔条款”,不然对方签了之后不履行,你又得重新起诉。具体要写这三条:
1. “如果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的时间、金额还款,甲方有权就全部未偿债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无需再行起诉”(跳过审判程序,直接执行);
2. “乙方未按期还款的,需承担甲方因追讨债务产生的律师费、诉讼费、保全费、差旅费等所有费用”(让对方为拖延付出代价);
3. “本协议经双方签字(或盖章)后,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,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”(司法确认是“保险”,对方不敢轻易反悔)。

我有个客户签了调解协议,对方没履行,他直接拿着司法确认书去法院申请执行,没用一个月就把钱拿回来了——法院直接冻结了对方的账户,对方怕影响经营,赶紧把钱转了过来。

遇到对方“拖延战术”怎么办?比如对方说“再等一个月,我收到工程款就还”,不要直接答应,要把“拖延的成本”转嫁给对方。你可以说:“可以,但你得给我写一份‘补充承诺函’,说明如果一个月后没还,除了原来的利息,还要加每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,并且我有权直接起诉,不用再跟你商量。”这样对方会掂量:拖延一个月,要多付几千甚至几万的违约金,不如赶紧想办法还。

我有个朋友催一笔5万的个人欠款,对方说“下个月10号发工资就还”,朋友让他写了份承诺函,上面写着“如果2024年5月10日未还,除本金5万外,需加付每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(即每天25元),并且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起诉”。结果对方真的没还,朋友直接拿着承诺函去起诉,法院支持了违约金,对方不仅要还5万,还要多还1800块(6个月的违约金),对方后悔得直拍大腿:“早知道就按时还了。”

最后想说,专业的债务调解不是“坑人”,而是“帮双方找到平衡点”。比如有个做餐饮的老板欠供应商80万,实在没钱,我帮他们商量:供应商同意分3年还,每年还27万,加每年3%的利息(共7.2万);老板同意把自己的火锅店作为担保,如果没还,供应商可以优先受偿。这样供应商能慢慢拿到钱,老板能继续经营——比起诉老板破产拿不到钱强多了。

其实很多债务纠纷解决不了,不是因为对方没钱,而是因为你没找到对方的痛点,没用到正确的方法。就像那个建材老板,一开始只会哭,后来用“对方要投标”的痛点,用阶梯式诉求,用证据链,不到两周就拿到了50万的首付款,剩下的也按计划在还。

下次遇到债务纠纷,先别急着起诉或吵架——查对方的痛点,整理证据链,设计阶梯式诉求,用责任划分代替情绪对抗,最后加个防反悔条款。这些方法不用找律师,自己就能做,而且真的有用。